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制作有限公司欢迎您! 网站地图

  • <tr id="lingyuebs"><strong id="lingyuebs"></strong><small id="lingyuebs"></small><button id="lingyuebs"></button><li id="lingyuebs"><noscript id="lingyuebs"><big id="lingyuebs"></big><dt id="lingyuebs"></dt></noscript></li></tr><u id="lingyuebs"></u><kbd id="lingyuebs"><kbd id="lingyuebs"></kbd></kbd>
  • 深圳双语标识牌开始统一更新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10 15:00    浏览量:
    昨天,我市发布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和实施指南,计划到2011年大运会前,全市主要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公共标识将进行整改,统一规范。
      据统计,随着我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国人来深工作、生活、学习、旅游的人数每年已达400余万,出入境深圳口岸的人数每年已达1.6亿人次。
     
      据初步统计,我市仅交通标识的标牌就有4万多个,加上其他公共场所的公共标牌合起来有几十万个。近年来,错误乃至可笑的公共场所双语标志屡见不鲜,公示语翻译无标准,使用无规范,参考无依据,应用无对照,使城市形象受到影响。
     
      有网友称,在地铁深大站,语音报站是“Next stop is Shenzhen University”,但是在站厅的指示牌却是Line 1 to Shen Da。
     
      市外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场所双语标志即所谓“汉英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也给来华工作、生活、学习或旅游的外国人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市外事办成立了“深圳市规范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北京国家级专家、外国专家、香港专家和深圳英语专家、语言文字专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士共21人组成。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分别由我国外交部资深英语专家过家鼎和施燕华担任。
     
      据介绍,我市此次发布的相关规则,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征求了市各有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根据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历时两年多,终完成了我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的14项规则和13项相对应的实施指南。
     
     规则分为总体规则和分类规则共14项。实施指南分为《道路交通》、《地名通名》、《组织机构、职务职称》、《旅游景区》、《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设施》、《深圳口岸》、《金融服务》、《公安司法》、《教育科技》、《饮食菜品》等13项,字数达130多万字,涉及条目40多万条。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我市将在2011年深圳大运会召开之前,完成全市主要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公共标识的统一与规范。
     
      据介绍,各单位和广大市民可以在市外事办和翻译协会网站上查询相关规则和实施指南。同时,《汉英深圳公示语辞典》也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出版发行。

    相关新闻推荐

    Copyright © 2022 华体网页版,华体(中国)制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22409号